植被的拼音、解释、组词

植被的简介:

zhí bèi
1.一个地区、一片森林或草原等的整个覆盖层植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覆盖地表的情形,通称为「植被」。【例】这块荒漠上没有任何植被,只有裸露的砂石。

1. 植物覆盖地表的情形,通称为「植被」。

词汇:植被

定义与释义 "植被"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植物群落,包括但不限于树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苔藓和地衣等。植被不仅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还参与调节气候、水循环及土壤形成。

详细解释 1. 组成成分:植被由多种不同的植物构成,它们可以根据形态结构分为乔木(如松树)、灌木(如杜鹃)以及草本植物(如青草),也可以根据是否开花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 功能作用: - 生态功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环境调节: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参与水循环(蒸腾作用)。 3. 类型划分: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或气候条件不同,植被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温带森林、草原、沙漠和苔原等不同的类型。

造句

  1.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茂密的红松林构成了当地主要的植被覆盖。
  2. 沙漠中的仙人掌虽然稀少,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是该区域特有的独特植被特征之一。
  3. 草原上的牛羊在绿草中悠闲地吃着午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4. 针对森林减少的问题,政府加大了植树造林力度,努力恢复当地的植被环境。
  5.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多样的植物种类。

分词解释

zhí

1 栽种:种~。培~。栽~。~树。2 树立:~立。~志(立志)。3 戮住,竖起:~耳。4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5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bèi,pī

1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2 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 遭遇,遭受:~灾。~难(nàn)。4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5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