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皴的拼音、解释、组词

冻皴的简介:

dòng cūn
1.受冻皴裂。

  • AI解释

冻皴》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从其字面结构来看,“冻”通常指气温极低、使物体冻结的现象;“皴”一般用于描述因风吹日晒等因素导致皮肤或物体表面出现裂纹或皱纹。结合这两个词,可以想象出一种在极度寒冷环境下形成的细小裂缝或者纹理的形象。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冻皴可形象地描绘出在极端低温环境中某些物质(如树皮、石材等)因长时间受冷而出现的细微裂纹或皱纹。
  • 延伸含义:有时,人们也会用“冻皴”来形容人在极度寒冷中的皮肤变化,或者描述一种在艺术作品中通过皴法表现出来的质感。

造句

  1. 这棵老树历经多年风霜雪雨,树皮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冻皴
  2. 在极寒地区的岩石表面,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冻皴纹理。
  3. 冬天里,他穿着厚重的衣服,皮肤也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变得粗糙、出现了许多细微的冻皴
  4. 艺术家在创作山水画时,通过细致入微地使用皴法来表现山石表面经受风雨雪霜后的自然状态,就像大自然中的冻皴一样。
  5. 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下的鸟类,它们的喙部也因为气温极低而出现了类似冻皴的变化。

分词解释

dòng

1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结。~害。~馁。2 汤汁凝成的胶体:鱼~。肉~。3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得慌。防~。~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