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威风的拼音、解释、组词
凛凛威风的简介:
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威风凛凛」。见「威风凛凛」条。
2. 此处所列为「威风凛凛」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州府节制诸军春教》帅守衔带节制军马之职,每岁春秋二教。三月正当春阅时候,择日告报本州所统军马、诸县巡尉兵卒,及节制殿步两司军马,并赴蒲桥下后军教场教阅军伍,以备起发防秋。……午后放散,迎回府治,伺候帅座回衙,方行逐便回军寨。其帅首马前,排列军仗、八卦、辰宿、诸色旗队甚伙,辕门帐门,界限严肃,人不敢视。亲从1>对对,衫帽新鲜2>,士卒威风3>,凛凛4>可畏,使马牵控,宝装鲜新,黄轿前引,帜旗后随,乐骑拥后,威声震慑,佐官弹压,以警无良。观者如堵,至暮方归。 〔注解〕 (1) 亲从:亲近信任的随从。从,音ㄗㄨㄥˋ。 (2) 新鲜:新颖、崭新。 (3) 威风:声势、气派。 (4) 凛凛:令人敬畏的样子。
3. 此处所列为「威风凛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宋.吴自牧于《梦粱录.卷二.州府节制诸军春教》一节中提及主帅在校阅过例行的军队演习后,启程回军寨时的排场壮观,威武严明有纪律,人们不敢直视。而且主帅身旁「亲从对对,衫帽新鲜,士卒威风,凛凛可畏」,意思是:亲近信任的侍从两两成对,穿戴的衣衫帽子崭新,而随行的士卒气概威武逼人,令人敬畏。「威风凛凛」是从这里直接摘出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声势赫赫,威武的气概逼人,令人敬畏的样子。
《凛凛威风》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或事物气势强大、令人敬畏的样子。其中“凛凛”通常用来形容寒冷刺骨的感觉,但在这种语境中被引申为严肃、庄重之意;“威风”则是指威严、风度或气派。
详细解释:
- 凛凛:在《凛凛威风》中,这个词更多是用于引申意义,用来描述一种严肃、威严的感觉。在成语里,“凛凛”与“威风”的组合共同构成了一种令人敬畏的氛围。
- 威风:直接指表现出的尊严和气势。
综合而言,《凛凛威风》形容的是一个或一些具有强大、庄重且让人感到尊敬或畏惧的人物形象或者事物状态。通常用来描述将领、英雄,或是某件事情本身所展现出的强大气场。
造句:
- 将军站在高处指挥军队,那凛凛威风仿佛让敌人都为之色变。
-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演讲散发出的凛凛威风,让人肃然起敬。
-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英雄人物总是以他们凛凛威风的形象被后人传颂。
- 他的领导风格令人敬畏,每次会议开始前那种凛凛威风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高度的集中力。
- 这次演出中的主角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凛凛威风,使得整个舞台都为之增色不少。
分词解释
lǐn
1 寒冷:~冽。~~。2 严肃,严正有威势:~然。~若冰霜。wēi
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