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的拼音、解释、组词
无动于衷的简介:
wú dòng yú zhōng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如:多数人都感动得掉泪,他却无动于衷,真是铁石心肠。
1. 心里丝毫不受感动或影响。【例】任凭我如何苦苦哀求,她都无动于衷。
1.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如:「这个电视节目感人至深,几乎没有观众能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这个词在汉语中是形容人对外界事物或情感没有任何反应、感觉的状态。它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缺乏同情心或者对重要事情不关心的表现。
详细解释:
- 释义:指内心毫无触动,对于他人的情感、情况或是外界的刺激没有丝毫反应。
- 出处:“无动于衷”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中。原句为“吾既已言之而复反是,人其无动于衷矣。”
- 用法:多用于描述某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态度和反应。
- 近义词:“漠不关心”、“冷若冰霜”、“麻木不仁”。
- 反义词:“心惊肉跳”、“痛心疾首”、“动容”。
造句示例:
- 尽管她的好友身患重病,他却无动于衷,连探望都没有。
- 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他始终无动于衷,似乎对此毫无兴趣。
- 在面对公益事业时,一些人显得特别冷淡,无动于衷。
- 虽然事故现场惨烈无比,但有些人却面无表情,甚至旁若无人地谈笑风生,真是无动于衷。
- 他对母亲的关心和爱怜完全无动于衷,这种态度实在令人失望。
使用“无动于衷”这个词时,需要注意它通常用来批评一个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或对重要事情不关心的态度。
分词解释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衷
zhōng
1 内心:由~。苦~。无动于~。~肠。2 福,善:“降~于下民”。3 正中不偏:折~。4 贴身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