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符的拼音、解释、组词
剖符的简介:
pōu fú
1.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
1.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剖分信符。汉朝封功臣时,将作为信物的符节,剖分为二,一分交给受封者保存。《汉书.卷一.高帝纪下》:「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
《剖符》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封爵制度,指的是帝王授予臣子象征封地或官职权利的凭证。在古代,皇帝会将一块带有文字的玉、竹简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符节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半交给被封赏的人作为凭证,另一半由国家留存作为验证之用。这种制度不仅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和传承方式,也是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详细解释
- 剖符:剖,意为劈开、分开;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信物或凭证。剖符即分封时所使用的令牌或凭证。
- 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是由君主将象征权力的物件一分为二,自己留存一部分,另一部分授予臣子,作为他拥有某项权利或担任某个职务的证明。
- 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非常常见,常被用来描述封官、赐爵等行为。
造句
- 汉武帝采纳了公孙弘的意见,开始大量启用剖符之臣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剖符制度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监督官员的行为,但也可能滋生腐败问题。
- 在战国时期,各国君主频繁使用剖符这种手段来分封功臣,加强各自势力范围内的控制力。
- 为了表彰他的忠诚与贡献,国王赐予他一份象征权力的剖符作为奖励。
- 古代官员通常需要出示剖符才能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职权,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