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童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尺童子的简介:

wǔ chǐ tóng zǐ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 AI解释

五尺童子》这一表述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较为常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身高为五尺(约1.72米)的孩童。不过,在现代汉语中,“五尺”通常指的是过去的一种长度单位,一尺大约相当于33.3厘米,所以“五尺”实际指的是大约1.67米。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这种说法常用于形容某个儿童、少年或是描述某人的身高。

解释

  • 五尺:在古代中国,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来衡量高度。
  • 童子:指未成年男孩。

结合这两部分,“五尺童子”指的是身高约1.67米左右的年轻男性。这一表述有时也被用于形容少年或儿童的状态或者身份。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常在诗文中描绘“五尺童子”,如“忽见五尺童子立堂前,笑颜如花。”
  2. 在古代的小说里,描述一个五尺高的孩童:“只见那五尺童子长发披肩,眸子清澈,如水般流转。”
  3. 一位历史学家在讲述某位英雄的故事时提到:“相传,他自小便是个五尺童子,英姿勃发,力大无穷。”
  4. 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这种描述来表达孩童的纯洁和活力:“五尺童子,衣袂飘扬,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5. 描绘一个场景时可以用这种方式:“阳光洒在小院中,五尺童子正在嬉戏。”

需要注意的是,“五尺童子”这样的表述在现代汉语里并不是非常常见的直接表达方式。上述句子更多是基于传统文学中的描述方式进行的创造性的运用和解释。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