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名士多如鲫的拼音、解释、组词

过江名士多如鲫的简介:

guò jiāng míng shì duō rú jì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 AI解释

这个成语“过江名士多如鲫”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其来源与东晋时期发生的一次著名的事件有关。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详细解释

  • 背景:该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的“过江诸人”,主要指西晋灭亡后南渡到江南地区的名士。
  • 典故:“过江名士多如鲫”是形容这些当时避难于江南的知识分子众多,如同河里的鲫鱼一样密集。这一描述生动地体现了当时的名流迁徙情况,以及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融入。

造句

  1.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便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过江名士多如鲫”。
  2. 该城市自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短短几年间便聚集了大量人才,真是“过江名士多如鲫”,令人赞叹不已。
  3. 在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真可谓是“过江名士多如鲫”。
  4. 这个小区自从启动了旧改项目后,不仅环境焕然一新,还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人才入住,可谓“过江名士多如鲫”。
  5. 由于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众多企业和人才迁入,这个小镇逐渐成为了创业者的热土,“过江名士多如鲫”。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成语不仅能够用来形容历史上的人才聚集情况,也可以在现代语境中描述各类专业或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大量汇集的情形。

分词解释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1 〔~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