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相济的拼音、解释、组词
威德相济的简介:
wēi dé xiāng jì
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威:威力;德:恩惠;相济:相辅相成。威力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 AI解释
词语“威德相济”出自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其中,“威”指的是权力、权威或威慑力;“德”指的是道德、仁爱或者个人修养。整个词语“威德相济”的意思是指在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时,既要有法律制度的威权和强制性,又要注重通过提高道德素质来达到效果互补,即用权威和德行相互补充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教育,从而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详细解释
- 威:通常指权力、权威,可以是通过制定规则和执行惩罚而产生的威慑力量。
- 德:指的是道德、仁爱或个人修养。它强调的是内在的品质和外在行为的道德标准。
- 相济:意味着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和增强,而不是互相排斥。
造句
- 在领导层中推行“威德相济”的管理模式,既能通过严格规章制度保证纪律性,又能通过加强品德教育提升团队凝聚力。
- 该国领导人重视实施“威德相济”策略,在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同时,也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
- 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威德相济”的原则,既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道德素养。
- 治理环境时应以科技手段(如监控、处罚)来确保法律的执行,同时也要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做到“威德相济”。
-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威德相济”的理念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即通过强化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居民间的互信互助精神。
分词解释
威
wēi
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德
dé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济
jì,jǐ
1 渡,过河:同舟共~。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3 补益:无~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