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启后的拼音、解释、组词
承先启后的简介:
chéng xiān qǐ hòu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 AI解释
《承先启后》这个词组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种行为对传承和创新兼具的重要作用,它既体现了继承和尊重前人的智慧、经验与传统精神,又强调了开拓创新、引领未来的精神。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行为、历史事件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详细解释
- 承先:这里的“先”指的是过去的历史、前辈的经验或传统的思想。
- 启后:其中的“后”代表了后来者或者未来的时代。这句话强调的是既要有继承的精神,也要有创新和引领未来的能力。
示例造句
- 这所学校秉承着承先启后的教学理念,既注重传承教育的传统精髓,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 他不仅精通古文诗词的研读,还能结合现代文化进行讲解,堪称是承先启后的人才。
- 在这次科技革新中,李工以其独到的技术见解和前瞻性的创新思维,展现了承先启后的关键作用。
- 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承先启后。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并继承前辈们的精神财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做到真正的承先启后。
以上造句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角度展示了《承先启后》这一概念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承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先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启
qǐ
1 打开:~封。~门。某某~。~齿。2 开始:~用。~程。~运。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4 陈述:~事。5 书信:书~。小~。
后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