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戒令的简介:

jiè líng/lǐng/lìng
1.警戒的命令;禁令。

  • AI解释

词语详解

戒令》,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通常指皇帝或朝廷发布的命令,要求臣民遵守某种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这一概念源自儒家思想中的“礼法”观念,强调个人行为应当符合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约束。这类命令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并且可能涵盖从日常生活行为到重大政治决策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语言中,“戒令”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具有警示或禁止意味的通知或者指令,其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某些不当的行为或现象,以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造句

  1. 古代应用
  2. 唐朝皇帝颁布了《戒令》,要求所有官员必须廉洁奉公,不得接受贿赂。

  3. 现代应用

  4. 当前城市管理部门发布了新的《戒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

  5. 企业内部管理

  6. 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条重要的《戒令》,严禁员工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7. 网络安全提醒

  8. 网络安全专家发出了一份紧急的《戒令》,提醒用户警惕网络钓鱼欺诈行为,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9. 环境保护倡议

  10. 为响应国家号召,某环保组织发起了一个《戒令》活动,鼓励市民减少塑料使用,共同保护自然环境。

以上是关于“戒令”的解释以及五个现代语境下的造句例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jiè

1 防备:~心。~备。~严。~骄~躁。2 革除不良嗜好:~除。~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4 准备:~途。~装。5 古同“界”,界限。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