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太监的拼音、解释、组词
秉笔太监的简介:
bǐng bǐ tài jiàn
1.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1.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 AI解释
《秉笔太监》是一个历史和官职相关的词汇,它特指在明清两代皇宫中设立的一种职位。这种职务主要负责皇帝的诏令草拟、文书缮写等任务,同时也担任一定的档案管理角色。
详细解释:
- “秉”字:手持的意思,这里引申为执掌。
- “笔”字:指笔墨纸砚中的毛笔。
- “太监”:古代中国皇宫内没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宦官。他们负责皇宫内的各种事务。
综合来看,“秉笔太监”指的是在清代宫廷中专门从事文书撰写、档案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宦官,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文职官员之一。他们地位重要但属于贱籍,只能由阉割后的男子担任。
造句:
- 在明清两代的皇宫里,许多重大的政令都出自那些精于书法又心机深沉的秉笔太监之手。
- 从历史文献上得知,许多重要的奏折和谕旨都是由某位秉笔太监亲自起草并呈给皇帝审阅的。
- 其实很多情况下,即使是皇帝本人也无法直接控制某些重要文书的产生,因为它们常常需要经过秉笔太监这一中间环节来完成。
- 作为皇帝最亲近的幕僚之一,这些秉笔太监往往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在皇权内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在一些宫廷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个被选为秉笔太监的人,利用职务之便在朝堂上大展身手。
分词解释
秉
bǐng
1 拿着,持:~烛。2 掌握、主持:~正。~公。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4 姓。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太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监
jiān,jiàn
1 督察:~察。~控。~测。~护。~考。~听。2 牢,狱:~狱。~押。~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