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橐的拼音、解释、组词

从橐的简介:

cóng/zòng tuó
1.亦作"从槖"。 2.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语出《汉书.赵充国传》:"安世(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

  • AI解释

词汇“从橐”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用于随身携带物品的小口袋或袋子,形状和用途类似于现代的斜挎包。这个词汇主要见于文献记载中的古礼乐制度或文士出行等场景下使用。

详细解释

  • 含义:“从”有跟随、陪同之意;“橐”,意为装东西的小袋。
  • 应用背景:主要用于官员、文人随身携带简牍(古代的一种手写纸张)、书籍或其他重要文件资料,便于记录或展示。

造句举例

  1. 古代文人在参加朝廷会议时,常常会在腰间佩戴一个名为“从橐”的小袋子来存放所需的文书和笔记。
  2.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旅行考察的过程中,随身携带的“从橐”里装满了各地搜集来的珍贵资料。
  3. 在古代宫廷礼仪中,文臣们在觐见君王前需要准备好“从橐”,以便随时查阅所需文件。
  4. 汉代官员出行时,会将重要文件和信札收藏于“从橐”之中,既方便又安全。
  5. 唐代诗人杜甫曾描述过自己在外漂泊时使用的“从橐”,里面装着诗集和创作工具。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从橐”的使用场景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cóng,zòng

1 跟随:愿~其后。2 依顺:顺~。盲~。~善如流。3 采取,按照:~优。4 从事;参加:~业。~政。投笔~戎。5 由,自:~古至今。~我做起。6 跟随的人:侍~。仆~。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主~。~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