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批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假批子的简介:
jiǎ/jià pī zǐ
1.犹言冒名顶替者。
1.犹言冒名顶替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冒牌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有心于我,虽是未肯相从,其言有理。却不知我是假批子,教我央谁的是?」
《假批子》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查不到这一词的具体定义。但根据字面意思推测,“假”指的是虚假、不真实的;“批子”可能是指批评意见或者批语,那么这个词汇可能是用来形容一些不真实或是虚伪的批评或者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
如果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假设“假批子”是一种方言或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方式,则可能具有以下含义: 1. 用于描述一种表面看起来是正式或认真的批评,但实际上并不准确、公正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意见。 2. 指一些虚伪的言辞或者评论。
为了更方便地理解这个词语的意义及其用法,在这里提供5个造句例子。请注意这些例子可能不是基于标准语言规范构建的:
- 小明总是喜欢给小李起外号,比如“假批子”,每次小李做错事,小明就会给他起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字。
- 张老师发现班上的某些同学开始用“假批子”来指代那些经常在背后说人坏话的同学,这让张老师很担忧同学们之间关系的恶化。
- 这位作家的作品虽然文笔优美,但内容往往缺乏深度。有人戏称他是写“假批子”的高手,因为他的作品常常只停留在表面,并未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 在讨论会上,小王提出了一条建议,却被一些人嘲笑为“假批子”,认为他只是为了博取注意而提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 老板在会议上对员工的业绩提出了严厉批评,但私下里却夸奖他们。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老板的话带有“假批子”的味道。
请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这些例子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并请注意词语的实际使用应当以规范语言为准,在不确定具体含义时可以查证或询问相关人员。
分词解释
假
jiǎ,jià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释。~死。虚~。真~。弄虚作~。2 借用,利用:~借。~货。~道(借路)。~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公济私。不~思索(用不着想)。3 〔~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草书称“平~~”。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使。~令。~如。~若。
批
pī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