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联防的拼音、解释、组词

军民联防的简介:

jūn mín lián fáng
军队、民兵和人民群众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共同保卫国家安全的组织形式。在平时,共同执行巡逻、侦察、警戒、防空、防特、防空降等任务;在战时,共同打击和歼灭入侵之敌。

  • AI解释

《军民联防》是一个词语,它指的是军事力量与民众相结合,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制度或方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通过政府(通常是指军队或警察)和普通民众的合作来加强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

详细解释:

  1. 军民结合:表示军队和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仅是在战争时期,更包括平时的预防、管理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2. 联防机制:强调在面对共同威胁时,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及应急响应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社会稳定与安全维护:除了直接对抗外来的侵略之外,还包括对国内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

造句:

  1. 为了加强军民联防体系,当地政府邀请了军事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国防知识讲座。
  2. 在重大节假日之前,警方与驻地部队共同进行巡逻,确保社区的安全属于军民联防的具体实践之一。
  3.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国家号召企业和民众一起参与网络空间安全防护工作,这正是军民联防理念的体现。
  4. 通过军民联合训练,不仅提高了军人的群众工作能力,也增强了普通市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部队与地方社区居民携手合作,体现了军民联防机制在实际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lián

1 连结,结合:~合。~结。~系。~络。~盟。~邦。~袂。~名。~想。~姻。~营。珠~璧合。2 对偶的语句:对~。挽~。楹~。上~。下~。3 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fáng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守。边~。海~。3 堤坝:~堤。“以~止水”。4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