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琴的拼音、解释、组词

匏琴的简介:

páo qín
1.乐器名。隋炀帝时由扶南传入。我国唐时邻国骠国(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亦有这种琴。

  • AI解释

匏琴》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古汉语或现代汉语词汇,它可能是将“匏”和“琴”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在古代,“匏”指的是葫芦,是一种常用于制作乐器材料的植物;“琴”,则特指中国传统乐器之一——琴(如七弦琴)。因此,《匏琴》可能比喻用葫芦制作成的琴或者描述一种特殊材质的琴。

详细解释

  • :一种植物名,其果实可以用来制乐器。
  • :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音色温润清雅,常与文人雅士相联。

匏琴”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意义或者使用场景。但从字面意义推测,“匏琴”可能指一种以葫芦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琴。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笙、竽,皆匏笙也”,意思是用匏材制成的乐器。

造句

  1. 在古代文人雅集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弹奏着自制的匏琴,其音色悠扬。
  2. 这位音乐家为了追求独特的声音效果,特别制作了一把匏琴,并在音乐会中首次展示。
  3. 传说中的匏琴,用葫芦制成,能发出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4. 他用自己精心挑选的匏材,亲手打造了一把独具特色的匏琴,成为了他的艺术珍藏。
  5. 在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展出了一件由古代匠人制作的匏琴实物,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分词解释

qín

1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2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