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8~827)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益(748~827)的简介:
lǐ yì(748~827)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 AI解释
词语“李益(748~827)”是对唐代诗人李益的描述。李益,字君威,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思乡之情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生平:李益出生于唐朝中期,大约在748年至827年间。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成功。
-
诗歌成就:李益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了辽阔、雄伟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思乡之情。他的边塞诗语言生动有力,富有画面感。
-
文学地位:与王之涣齐名,在唐代边塞诗人中占有重要位置。李益擅长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风格特点:他的诗歌常常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宏大描绘,也有细腻的情感抒发;用词简洁有力,意境深远。
-
代表作:“边愁”、“夜上受降城闻笛”等都是其脍炙人口的作品。
造句
- 李益的诗歌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边愁”一诗让人仿佛置身于荒凉、壮阔的大漠之中。
- 每次读到李益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我就被他生动再现边塞生活的功力所折服。
- 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情感表达如此真挚与深刻,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们。
- 在古代文学研究会上,学者们经常提到李益的诗歌作品作为例子来讨论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 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就是李益的《从军北征》,每次读起都能感受到他笔下那独特的边疆风光与将士之情。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