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即是的拼音、解释、组词
是即是的简介:
shì jí shì
1.见"是则是"。
1.见"是则是"。
- AI解释
在汉语中,“是即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或成语,但从逻辑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表述可以被理解为“事物就是它本身”,类似于西方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这种表达方式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其固有的本质属性。
解释
- 核心含义:指的是一个对象的性质与其自身是完全一致的。
- 逻辑意义:“是即是”的理念在逻辑学中,可以解释为对事物进行最基础、最直接的认识和判断。它强调的是直接的、客观的对应关系,而不是引入过多的概念或属性来描述事物。
造句
-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当坚持“是即是”原则,避免主观臆断。
- 对于这个事件的真实性质,“是即是”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事实。
- 哲学探讨中的“是即是”,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描述应该保持客观性。
-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即是”的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直接地认识问题的本质。
- 逻辑学中,“是即是”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提醒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尊重事实本身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是即是”这样的表述虽然在哲学和逻辑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与价值,但在日常语言中并不常用。上述例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该表达背后的逻辑意义而提供的。
分词解释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即
jí
1 就是:知识~力量。2 当时或当地:~日。~刻。~席。~景。在~。~兴(xìng )。3 就,便:黎明~起。4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或。~令。5 靠近:不~不离。6 到,开始从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