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柘的拼音、解释、组词

檀柘的简介:

tán zhè
1.檀树与柘树。二木质地坚韧,皆为良材,可做弓干。

  • AI解释

檀柘》这个词实际上是由两个独立的词语组成:“檀”和“柘”。在古代汉语中,它们分别指代两种材质或植物。

  1. :通常指的是紫檀或黄檀等硬木。这些木材因其色泽、纹理美观以及良好的耐用性而备受推崇,在中国古代家具制作、雕刻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 :主要指的是柘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其木质较为坚硬且耐腐蚀,可用于制作家具和工具柄等物品。此外,“柘”也可以泛指一些质地坚韧的材料。

造句

  1. 古人喜好用檀木与柘木制成精美的乐器,如古琴,这些乐器不仅音质优美,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 宫廷中常见的檀香架和柘木书案,体现了古代宫廷对材质选择的讲究。
  3. 在园林设计中,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檀树的纹理以及柘木的质地,使得整个园林更加富有层次感。
  4. 老王是个雕刻爱好者,他常用檀木制作精细的小件作品,而柘木则用来打造结实耐用的大件工艺品。
  5. 每当秋季来临,满园的柘树都会结出果实,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是园林中难得的一抹秋色。

分词解释

tán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