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1816-1861)的拼音、解释、组词
肃顺(1816-1861)的简介:
sù shùn (1816-1861)
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 AI解释
《肃顺(1816-1861)》的详细解释
肃顺(1816-1861),字朴斋,满洲镶红旗人。
-
身份背景: 肃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员和军事将领,在清朝后期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政治生涯:
- 他生于清道光年间。
- 历任总督、巡抚等要职,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行动。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肃顺还担任过重要军事职务。
-
与同治帝的关系: 作为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的妹夫,他在1860年左右得到了重用,并且一度在朝廷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对于同治帝(当时是幼童)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慈安太后的辅助下。
-
历史地位与评价: 作为清朝末期重要政治人物之一,肃顺的主张和行为受到了时人乃至后世不同程度的争议。他的革新思想和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点。
-
最后命运: 1861年,因与慈禧太后的政见不合,最终被革职并杀害。
造句示例
- 肃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 在同治年间,肃顺的权势达到顶峰,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
- 作为清朝末年的重要官员之一,肃顺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后世学者的研究与评价。
- 肃顺虽然生前声名显赫,但他的命运最终却是悲剧性的。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肃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一个缩影。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