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省的拼音、解释、组词

直隶省的简介:

zhí lì/dài shěng/xǐng
旧省名。清初设置。1928年改名河北省。

  • AI解释

直隶省》是过去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史背景

  • 定义直隶省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省份。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有些省份的行政地位与一般省级单位不同。
  • 时间范围:从明朝中期开始设立,至清朝末年被废除。

二、地理范围

  • 直隶省指的是当时的北京市以及周边部分区域(具体边界随历史时期有所调整),它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大部和北京市。在清末及民国初年,直隶省的行政管辖范围还包括了现在的天津市。

三、政治地位

  • 特殊性:清朝设立直隶省,主要是为了便于对北方重镇进行直接管理与控制,其省级行政区划中,直隶省的地位相当于今天首都所在的直辖市级别。它既是普通省份,又具有首都直辖性质。

四、近代意义

  • 在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期间,直隶省作为政治中心的一部分(当时的京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为了适应新的国家体制需求,撤销了直隶省建制,并将其与天津合并为河北省。

五、造句

  1. 历史研究角度:“直隶省在清朝时期的地位特殊,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重要地区之一。”

  2. 文学描述:“随着清朝末年的到来,京师的门户—直隶省,成为了各种变革思想汇聚的地方。”

  3. 学术讨论直隶省与当时的北京城紧密相连,在政治、文化等层面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4. 地理认知角度:历史上,直隶省包括现在的河北大部分地区及天津市。这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很多传统习俗和历史遗迹。

  5. 经济变迁分析:“尽管在民国初期直隶省被废除,但其曾经繁华的商贸中心地位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关于《直隶省》的一个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历史概念。

分词解释

zhí

1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2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6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8 姓。

lì,dài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书。~字。汉~。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