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共荣圈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东亚共荣圈的简介:

dà dōng yà gòng róng quān
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的势力区域。包括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当时称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日本为中心,排除英美等其他势力。经过全世界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共同奋斗,这一阴谋被粉碎。

  • AI解释

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提出的一个政治和军事概念,用以描述其对亚洲地区的统治计划。这一概念由日本军国主义者于1940年正式提出,旨在通过武力征服和控制包括中国、朝鲜、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建立一个在日本领导下的、日本与被占领国家人民共同繁荣的区域联盟。然而,在二战结束后,《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已被历史证明为侵略性政策,并且与当时国际社会倡导的人权和平等原则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大东亚共荣圈》是基于过去的历史事件提出的概念,它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因此在讨论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下是五个使用“大东亚共荣圈”这一词语的例句: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理念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侵略性的战争。
  2. 历史学家们常常探讨,在二战之前,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是如何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概念的。
  3. 随着《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失败,日本在1945年的战败使得该理念被全世界所唾弃。
  4. 通过回顾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何“大东亚共荣圈”这一名词仅存在于过去的战争中,而非现代和平对话之中。
  5. 在讨论二战期间日本扩张主义的历史时,我们应当明确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性质和其对亚洲国家造成的伤害。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于你。2 次一等:~军。~圣。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

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

róng

1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悴(荣枯)。2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升。~誉。3 “梧桐”的别称。4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华。5 姓。

quān,juàn,juān

1 环形,环形的东西:圆~。花~。~套。画~。2 周,周遭:跑了一~儿。3 范围:势力~。4 画环形:~阅。~点。~定。5 划界,围住:~地。~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