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1619-1692)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夫之(1619-1692)的简介:

wáng fū zhī (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人称船山先生,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亡后,曾举兵阻击清军南下。对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都有研究。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贡献很大。著作很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 AI解释

王夫之,又称为姜斋先生、一壶道人等,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湖南衡阳,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人物之一。

详细解释

  1. 生平:王夫之自幼聪明好学,早年曾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著述。他的著作丰富,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

  2. 主要贡献

  3. 在哲学方面,他主张“气”是宇宙的本原,反对心学唯心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
  4. 历史研究中,他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读通鉴论》等著作展现了他对历史现象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5. 思想影响:王夫之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后来的学术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造句

  1. 王夫之先生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文章。
  2. 在王夫之看来,“气”才是构成世界的根本力量。
  3. 我们可以从王夫之的历史著作中学习到很多深刻的教训。
  4. 虽然生活在动荡时期,但王夫之的哲学思考却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5. 王夫之对心学派别的批判体现了他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

分词解释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