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谥策的简介:

shì cè
1.即谥册。

  • AI解释

谥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其构成来看,它可能与古代中国的礼仪或政治制度有关。“谥”一般是指对已故帝王、贵族等死后所给予的称号,用以概括其生前的德行事迹;“策”则有筹划、计划之意。结合这两个词,可以推测《谥策》可能指关于给去世者定谥号的一套文书或程序。

以下是根据此理解进行的造句:

  1. 古代帝王离世后,朝廷会依照《谥策》,仔细研究其生平事迹,再由礼臣拟定谥号。
  2. 在《谥策》中详细列出了从古至今给帝王定谥的规则和方法,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传承与尊重。
  3. 为了遵循《谥策》,史官们需要精心搜集史料,以便准确无误地为逝者评定恰当的谥号。
  4. 遵照《谥策》的规定,先帝离世后,朝廷即刻着手确定其谥号事宜。
  5. 根据《谥策》中的记载,古代帝王在死后都会获得一个体现他们一生品德或成就的名字。

请注意,《谥策》并非正式的文献名称,在没有具体上下文的情况下,这些造句是基于对“谥”和“策”的理解进行的推断。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者咨询专业的历史学者。

分词解释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