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误作牛的拼音、解释、组词
笔误作牛的简介:
bǐ wù zuò niú
1.《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王献之﹞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1.《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王献之﹞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 AI解释
词语“笔误作牛”并非一个正式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看起来像是由“笔误”和“作牛”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笔误”指的是因为书写、印刷等错误导致的结果与原意不符或者产生了误解的情况;而“作牛”的意思则是比喻一个人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突出的表现或成就。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来看,“笔误作牛”可能被解读为因笔误(即书写错误)而导致某人像牛一样默默无闻、未被重视。
为了更贴近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将这个词语拆解理解为“因为笔误而被人误解或忽视”。
下面是五个造句:
- 由于他写的书名在出版时被误作别名发表,导致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产生误会,最终成为“笔误作牛”的例子。
- 这次因为我的笔误把同事的名字写错,使得他在会议上的发言无人问津,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 在公司内部文件中,小李的名字被误认为是小明,导致他长期默默无闻地加班加点,成了真正的“笔误作牛”。
- 小王因工作中的一个小错误,导致项目报告的内容与预期相差甚远,这让他在团队中成为了一个“笔误作牛”的角色。
- 他的才华被埋没多年,直到最近因为一次笔误才重新被人发现和重视,从默默无闻的“笔误作牛”到广为人知。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由于某种错误或误会,某人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或评价的情况。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误
wù
1 错,不正确:错~。失~。笔~。~差(chā)。2 耽搁:耽~。3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国。~人子弟。4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伤。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牛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