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吾其辞的拼音、解释、组词
支吾其辞的简介:
zhī wū qí c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 AI解释
《支吾其辞》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含糊其词、躲闪回避的方式来表达或应对问题,通常表示说话人不愿意直接回答某个问题或者缺乏明确的回答能力。
详细解释
- 词语构成:支吾(zhī wú),意思是搪塞、敷衍;其辞(qí cí),指的是所说的话。
- 语义分析:“支吾其辞”形容说话时用不肯定或模棱两可的言辞来回答问题,以避免直接说出实情或者难以应对的问题。这种行为常常是在面对棘手问题、尴尬情境或是为了逃避责任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造句
- 在被问及工作中的失误时,他选择了支吾其辞的态度,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 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这位政治家显得有些支吾其辞,显然在准备答案上有所不足。
- 老板询问业绩下滑的原因,但员工却支吾其辞,不愿具体说明情况。
- 当被问及新项目的进展时,项目经理显得支吾其辞,似乎不想透露过多细节。
- 在法庭上,被告为了逃避责任,选择了一种支吾其辞的回答方式。
这些造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支吾其辞”这一成语的多种可能性。
分词解释
支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
其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辞
cí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