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箒的拼音、解释、组词

箕箒的简介:

jī zhǒu
1.亦作"箕帚"。 2.畚箕和扫帚。皆扫除之具。 3.以箕帚扫除;操持家内杂务。 4.借指妻妾。

  • AI解释

箕箒》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是一个名词,通常用来指代两种农具或清洁工具。具体来说:

  1. :是一种用来簸粮食、垃圾等物品的器具,形状类似扇子,边缘向外弯曲。
  2. 箒(bi):也是一种工具,类似于扫帚,但更为细长柔软,用于清扫灰尘或其他轻小杂物。

因此,《箕箒》通常特指这两件农具或清洁工具的结合使用。

造句

  1. 古人辛勤耕作时,常用箕箒来整理田地上的作物。
  2. 每到秋天丰收后,村民们便用自家制作的箕箒清理谷仓里的粮食。
  3. 在古代,农夫们不仅需要犁、锄等农具,还需要箕箒这样的辅助工具进行细致的工作。
  4. 我家的祖辈就善于用小小的箕箒清扫家里角落里积攒的灰尘,保持环境整洁。
  5. 虽然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清洁机器,但老一辈人仍然喜欢用传统的箕箒来清扫庭院。

希望这些信息和造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