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的拼音、解释、组词
纲鉴的简介:
gāng jiàn
1.明清人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于"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明王世贞《纲鉴会纂》﹑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1.明清人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于"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明王世贞《纲鉴会纂》﹑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 AI解释
《纲鉴》,是中国古代历史编纂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配合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即“鉴”),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朝代或一段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通常,“纲”指的是概要性的结构或者主要内容的提纲,“鉴”则是指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以便于后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纲鉴》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由清初学者吕留良编写的《纲鉴易知录》,以及后来清朝乾隆年间修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等。这些书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条理清晰的内容,使人们能够快速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以下是5个以“纲鉴”为主题的造句例子:
- 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我选择了读《纲鉴易知录》,这样可以对整个朝代的历史有宏观的理解。
- 通过阅读《纲鉴》系列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 小时候,祖父常常坐在夕阳下向我讲解《纲鉴》中的故事,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 学习历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应该像阅读《纲鉴》一样,从事件中提炼出其背后的规律和教训。
- 我认为,《纲鉴》这种编纂方式不仅是一种历史知识的学习途径,更是一个吸取古人智慧的好方法。
分词解释
纲
gāng
1 提网的总绳。2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3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4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5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鉴
jiàn
1 镜子。2 照:光可~人。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