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百人会的简介:
bǎi rén huì
1.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
1.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
- AI解释
《百人会》是中文里一个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名词。它并非泛指,而是特指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组织或团体。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百人会”指的是1937年至1945年期间,在南京成立的一个由国民党高级将领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这个名称来源于《尚书》中的“百工”,寓意广纳贤才之意。
详细解释
- 背景与创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为了加强军政力量,并借鉴古代军师制度,设立了百人会。
- 成员构成:该团体由当时一些具有较高地位的将领、高级官员组成,包括军事将领、政治家等。
- 作用和影响:百人会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某些协调与决策的作用。
造句
- 史学研究者常常需要查阅资料来考证“百人会”的成员名单及其活动详情。
- 随着时光流逝,关于“百人会”历史的记载和回忆逐渐稀少,这给后人的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
- 在探讨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组织结构时,“百人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尽管“百人会”的存在时间不长,但它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学者们经常引用关于“百人会”的资料来分析该时期的政治军事布局及其演变过程。
分词解释
百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