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的拼音、解释、组词

觉罗的简介:

jué/jiào luó
1.清室宗族人的称号。 2.宋徽钦二宗后裔,居于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处,清初编入八旗者,亦称觉罗,为民觉罗。此觉罗译言为赵氏。

  • AI解释

觉罗》这个词主要出现在中国满族文化中,是清朝时期对某一贵族姓氏的称呼。在满语里,“觉罗”一词有“子孙”的意思,后来演变成为一种世袭的身份标志。具体来说,在清朝时,皇帝及其他皇室成员的直系后代都被赋予了觉罗这一称号,并且他们居住的地区被称为觉罗旗或觉罗庄。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定义:“觉罗”最初指的是满族人中的某些贵族姓氏群体。在清代,它不仅是一种身份标识,还特指皇室成员及其直系亲属。

  2. 社会地位:拥有觉罗身份的人通常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3. 历史背景:“觉罗”这一称谓起源于满族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制度。在清朝始终被用来区分不同等级的贵族阶层,也反映了满洲贵族内部严格的分层机制。

  4. 文化影响:通过文学作品、历史记录等渠道,我们能够了解到觉罗家族成员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在社会中的活动范围。

以下是包含“觉罗”一词的五个例句:

  1.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各个部落,并创立了后金国,他的直系后代因此被授予了觉罗身份。
  2. 清朝时期,爱新觉罗家族成为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世袭的方式传承着皇家的特权和地位。
  3. 《红楼梦》中提到的贾家即为典型的显赫贵族家庭,而其姓氏则暗示了他们属于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贾府,在书中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
  4. 在清宫剧中,当皇帝下诏册封某人时,往往会提到他是某某觉罗,以显示其特殊的身份背景。
  5. 现如今,虽然作为清朝皇室专属称谓的“觉罗”已不再使用,但它的出现依然能让人联想到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

分词解释

jué,jiào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2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