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其一不识其二的拼音、解释、组词

识其一不识其二的简介:

shí qí yī,bù shí qí èr
了解事物的一方面,不了解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AI解释

识其一不识其二》这个表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成语或俗语,但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大致推断出它可能有以下几个意思:

  1. 了解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的认知局限性,即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或者了解时,往往会忽视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片面的认知。

  2. 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理解背后的原因或本质:这可能是指人们在面对某些问题或情况时,仅仅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进行理解和分析,而没有进一步去探究深层次的因素。

基于上述含义,可以构建一些造句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1. 小明对这个项目只了解了一些皮毛,识其一不识其二,因此他在团队讨论中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2. 老王总是以偏概全,他只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困难,就认定这是整个团队的问题,其实这只是个例,他识其一不识其二
  3. 李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语言文化现象则一知半解,这就说明他对语言的认识还停留在识其一不识其二的状态。
  4. 在处理公司内部矛盾时,有些人只看到表面争执而不去深入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和复杂性,这就是典型的识其一不识其二的表现。
  5. 项目组在评估市场情况时,如果仅仅基于销售数据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如竞争对手动态、行业趋势等),那么他们的决策很可能就是一种识其一不识其二的做法。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示“识其一不识其二”这一概念的实际应用,帮助理解这个表达所蕴含的意义。

分词解释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