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板支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手板支颐的简介:

shǒu bǎn zhī yí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以"手板支颐"为闲散自适之典。

  • AI解释

手板支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用手扶着下巴思考或沉思。这个动作在古代文人雅士中较为常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认真思索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手板:指用手指轻扶下颌的动作。
  • 支颐:“支”为扶持,“颐”是下巴的意思。“支颐”即用手支撑着下巴。整体动作描述了一个仔细思考的动态过程。

造句示例:

  1. 他坐在书桌前,手板支颐,陷入沉思,似乎在寻找问题的答案。
  2. 在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时,她喜欢手板支颐,静静地思考几分钟,以便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 当面对人生的重要决定时,李明常常会采取这种姿态,静下心来深思熟虑。
  4. 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习惯于以这种方式专注于文献的研读与分析。
  5. 看到如此复杂的数学题,小张也像这样手板支颐,努力思考解题的方法。

分词解释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