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的拼音、解释、组词
牛僧孺的简介:
niú sēng rú
(779-847)唐代大臣。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进士出身。曾和李宗闵因批评时政,同被宰相李吉甫排挤。牛李党争时,他为牛派首领。穆宗时一度为相,排挤李吉甫子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武宗时李德裕为相,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宣宗时还朝病死。
(779-847)唐代大臣。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进士出身。曾和李宗闵因批评时政,同被宰相李吉甫排挤。牛李党争时,他为牛派首领。穆宗时一度为相,排挤李吉甫子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武宗时李德裕为相,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宣宗时还朝病死。
- AI解释
《牛僧孺》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而是指唐代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文学家——牛僧孺。他字思黯,是唐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在唐宪宗、穆宗时期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并以刚正不阿著称。
详细解释
- 生平简介:牛僧孺出生于779年,卒于842年,他的仕途较为坎坷。早期曾因与李吉甫的矛盾而多次被贬职,但后来又由于其才能和政绩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 文学成就:除了政治生涯外,他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著有多篇散文作品,如《元日》等。
- 历史评价:牛僧孺以耿直、忠诚著称。他反对宦官专权,在朝中与其他官员多次发生冲突。尽管他的政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贡献为后人所铭记。
造句
- 牛僧孺在唐朝政坛上的刚正不阿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
- 虽然牛僧孺曾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 在文学创作中,牛僧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许多读者。
- 牛僧孺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 通过研究牛僧孺的历史与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政治环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请注意,“《牛僧孺》”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独立解释的词汇或短语,而是指代具体的人物和相关的故事、成就。以上内容是基于其生平事迹进行的阐述,并非直接解释“《牛僧孺》”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