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牾的拼音、解释、组词
疏牾的简介:
shū wǔ
1.粗疏而不顺人情。
1.粗疏而不顺人情。
- AI解释
《疏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根据现有的语料库分析,“疏牾”通常指的是理论、观点或事实之间的矛盾或不一致。这个词可以拆解为“疏”与“牾”,分别理解如下:
- “疏”:指疏远、距离大或解释不清楚。
- “牾”(wǔ):表示抵触、违背,常用于指言语、行动等相冲突。
结合两部分的意思,“疏牾”可以引申为因为观点、资料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矛盾和不一致。具体来说,它可以描述在理论研究、学术探讨中发现的不同观点或结论之间的冲突,或者在不同文本、陈述之间存在的事实性对立。
以下是使用“疏牾”的五个造句:
- 在讨论历史事件时,双方的观点存在很大的疏牾之处。
- 这本书中的数据与最新研究成果有明显的疏牾现象。
- 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见上的疏牾,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协调。
- 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彻底解决其中存在的疏牾问题。
- 学术论文中如果无法避免疏牾,则应在结论部分明确指出并加以说明。
分词解释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