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蛮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蛮的简介:

yí mán
1.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 AI解释

《夷蛮》是古代中国对非中原地区部落或民族的一种统称,反映了当时汉族对外族的称谓。这一术语常带有地域性的色彩和一定的偏见。在古代文献中,“夷”主要指东方的少数民族,而“蛮”则多用于南方的族群。“夷”与“蛮”的使用范围并不固定,有时也被用来泛指异族或边远地区的人民。

详细解释

  1. 文化背景:《夷蛮》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地理和民族观念。古人认为中原地区是文明的核心,而其他区域则是未开化之地。
  2. 用法范围:随着历史的发展,“夷蛮”逐渐成为对非汉族、少数民族的统称,有时带有贬义或歧视意味。
  3. 历史意义:这一词汇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边疆地区的认知和态度,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民族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线索。

造句

  1.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经常将周边未被同化的族群称为“夷蛮”。
  2. 古代文献中常提到“南蛮北狄”,用来指代南方或北方的少数民族。
  3. 这一称谓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非汉族群体的认知和态度。
  4.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处理“夷蛮”问题,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5. 历史上的征服与融合中,“夷蛮”之间的界限并非固定不变,有时也会有相互学习、影响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夷蛮》这一词语在现代社会中带有较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准确的含义,并非现代使用的恰当词汇。在学术研究和日常交流中,应当避免使用此类可能引起误解或争议的表述。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