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风光的拼音、解释、组词
本地风光的简介:
běn dì fēng guāng
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具有当地的特色。
形容眼前的景象或事物具有当地的特色。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眼前地区所呈现的景致、现象。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
1. 眼前地区所呈现的景致、现象。《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后西游记》第二回:「小石猴舍了筏子上了岸,欣欣然走回花果山来,看见本地风光,满心欢喜。」
《本地风光》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地方所特有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它往往侧重于描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景、文化背景以及历史积淀,强调的是当地居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关系。
在不同的语境中,“本地风光”可以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既可以指代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一处景点或景象,也可以泛指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特色。这个词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包含了对地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识。
以下是使用“本地风光”的五个造句:
-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想要好好品味一下这里的本地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每到节假日,不少市民都会选择去附近的公园或景点游玩,以欣赏本地风光,放松心情。
- 通过这次社区组织的户外活动,大家不仅领略到了本地风光的美丽,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 这本书详尽地记录了作者在旅途中遇见的各种地方美景,其中不乏对各地独特“本地风光”的描述。
- 在制定旅游计划时,我们应该考虑更多地探索本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光之美,而不是仅仅追求热门景点。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本地风光”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描写对象,也是一个可以引发人们情感共鸣、促进文化交流的概念。
分词解释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风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光
guāng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3 使显赫:~大。~宗耀祖。4 景物:春~明媚。5 光滑:~滑。~洁。~泽。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7 露着:~膀子。8 单,只:~剩下一口气。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