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吊誉的拼音、解释、组词
沽名吊誉的简介:
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犹「沽名钓誉」。见「沽名钓誉」条。
2. 此处所列为「沽名钓誉」之典源,提供参考。 1、「沽名」:※《廙别传》(据《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裴松之注引)初,廙1>弟伟与讽2>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3>为务,华而不实4>,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于难。 〔注解〕 (1) 廙:刘廙(西元180∼221),三国魏南阳安众人,字恭嗣。初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为五官将文学。魏初,为黄侍郎。弟刘伟与魏讽谋反,本应诛,曹操赦之。魏文帝时,官至侍中,赐爵关内侯。廙,音|ˋ。 (2) 讽:魏讽(?∼西元219),东汉末沛国人,或为济阳人,字子京。钟繇任为西曹掾,后与长乐卫尉陈祎谋画袭邺城,攻击曹操。陈祎向曹操告发其谋,魏讽遂被杀。 (3) 鸠合:集合、召集。鸠,音ㄐ|ㄡ。 (4) 华而不实: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见「华而不实」。 2、「钓誉」:《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元始中,修功臣后,下诏曰:「汉兴以来,股肱1>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3>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4>,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诡服5>以钓虚誉者殊科6>。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制也。其赐弘后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辅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孙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齐,西汉薛人。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武帝以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脱粟:布被,以布为被,表示俭朴。脱粟,仅去除皮壳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减于制度:行事俭约,花费少于常规。 (5) 诡服:奇特违众的服装。 (6) 殊科:不同的类型。
3. 此处所列为「沽名钓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沽名钓誉」系由「沽名」及「钓誉」二语组合而成。「沽名」在《廙别传》中可见。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钓誉」则见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著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后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1. 利用手段来谋取声誉。参见「沽名钓誉」条。《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犀珮记.贞节自持》:「想班姬凄凉可叹,又何劳沽名吊誉在人间?」
词汇解释
沽名吊誉
- 拼音: gū míng diào yù
- 释义:
- “沽”意为卖,换取;“吊”有怀思、凭吊的意思。“沽名”指用某种手段博取虚名,“吊誉”则是为了恢复或挽回名誉。
- 整个成语指的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名声或者名誉。这通常带有欺骗性,并且可能涉及到虚假的承诺或者是表面功夫,但最终却难以长久地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造句
- 他为了获得公司的表彰,故意夸大了自己的贡献,真是沽名吊誉的行为。
- 为了避免大家的指责,他到处编造事实,这种沽名吊誉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 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的风光去沽名钓誉,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 公司高层批评了一些沽名钓誉的行为,希望员工们能够脚踏实地工作。
- 他通过一些不实的报道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沽名吊誉的表现。
这些句子展示了“沽名吊誉”这个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分词解释
gū
1 买:~酒。~名钓誉。2 卖:待价而~。3 天津市的别称。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diào
1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2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3 悬挂:上~(自缢)。~灯。4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5 提取,收回:~销执照。6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yù
1 名声:荣~。名~。信~。沽名钓~。2 称扬,赞美:毁~。交口称~。3 古同“豫”,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