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人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入人罪的简介:
chū rù rén zuì
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 AI解释
《出入人罪》是法律术语,主要指的是司法机关或个人在行使职权时,由于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等原因,错误地对案件当事人作出了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无辜者受到不公正的惩罚,或是本应受罚的人逃脱了应有的制裁。
详细解释:
- 出入人罪 中,“出”和“入”在此是动词,分别表示使某人犯罪或使其免于犯罪的意思。
- 它强调的是在司法过程中,裁判者由于主观因素导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出现偏差,进而使得本应被判无罪的人被定罪,或是本应被判有罪的人未受惩罚的情况。
造句:
- 法官因个人偏见而做出错误判决,明显是出入人罪的行为。
- 在这次刑事案件中,由于证据不足且存在疑点,检方的指控实际上是出入人罪的表现。
- 如果没有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某些官员就可能滥用权力,随意出入人罪以谋私利。
-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杜绝司法过程中的出入人罪现象。
- 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司法制度,力求避免出入人罪的情况。
以上造句旨在从不同角度说明“出入人罪”这一法律术语的含义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入
rù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罪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