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的拼音、解释、组词

方岳的简介:

fāng yuè
1.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一指衡山)﹑北岳恒山。 2.指州郡。 3.传说尧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四方之岳。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江湖方岳之势。」

2. 人名。(西元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宋祁门人。绍定进士,南宋后期,诗名极大,可与刘克庄相伯仲。著有秋崖先生小稿。

关于“方岳”的理解,需要具体化到“方”和“岳”各自的含义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通常指的是方位、方向或者某个地域;而“岳”在古代常用来特指五岳中的山名,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以及中岳嵩山。

方岳解释

  • 方位上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方”可以指的是某个方向或区域。例如,在古人的地理观念里,中国被分为东南西北和中央五个方位。
  • 地域上的含义:有时“方”指代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区或者行政区划。例如:“一方天地”。

方岳”的具体例子

  1. 方岳,作为一个词组,并不直接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作为固定词语使用,而是分别用于描述区域或方向。在现代汉语里,“方岳”更多的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或者是某些特定情境下的用法。

造句举例:

  1.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方岳”来描绘山水风光或者表达对某一地域的赞美之情:“登上泰山之巅,俯瞰方岳之间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2. 在描述某个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时,可以使用:“在这片神秘莫测的方岳之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3. 用于文学创作中描绘风景或景色时,如:“在那巍峨的方岳之中,四季变换,景色各异。”
  4. 在讨论地理环境或者描述某个地方的特点时,可以这样表达:“自古以来,这个地区就是一方富饶、物产丰盈的方岳之地。”
  5. 用于比喻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领域的领地:“在医学方岳中,他是一位卓越的专家。”

请注意,“方岳”一词虽然不是常见的固定搭配,上述造句是基于“方位+山岳”的概念进行创作。实际使用时,应当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yuè

1 高大的山。同“嶽”:五~(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 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丈。~父。~母。叔~。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