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威德的简介:

wēi dé
1.声威与德行;刑罚与恩惠。

  • AI解释

词语解析:《威德

威德,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威”与“德”。

  • (wēi): 指的是权力、权威或力量的体现。它可以是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力或是某种职位上的影响力。

  • (dé): 则是道德和品行的意思,在这里更多强调的是领导者、统治者的行为准则,即通过自身的良好品德来赢得人们的尊重。

合起来,“威德”指的是凭借权力和道德两种力量相结合来进行治理或影响他人的一种状态。在古代中国哲学中,这种理念强调治国理政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基础(权势),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公正无私的精神追求,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进行统治。

造句

  1. 古代帝王常常希望通过展示威德来稳定国家和社会秩序。
  2. 他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他深知只有真正的威德并重,才能赢得臣民的真心拥戴和尊敬。
  3. 在治理一个国家时,不仅要依靠法律严刑峻法,更应注重培养官员们的道德品质,做到威德兼备。
  4. 他是一位有着深厚学识修养、同时又拥有超凡领导力的领导者,他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威德并重的理念。
  5. 历史上的许多明君贤相都懂得利用自身的威德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而非仅仅依靠暴力和权术。

分词解释

wēi

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力。~风。权~。2 凭借力量或势力:~胁。~慑。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