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龙艾虎的拼音、解释、组词
蒲龙艾虎的简介:
pú lóng ài/yì hǔ
1.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1.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 AI解释
《蒲龙艾虎》这个词语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它是由“蒲公英”、“龙船花”和“艾草”三种植物的名称组合而成。因此,在提供解释之前,我们先逐字解析这三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尝试构建句子。
-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可以随风传播种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 龙船花:又名千日红、朱槿等,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以其鲜艳的花朵而闻名。
- 艾草:又称艾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和民俗活动中。
造句
- 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将龙船花、艾草挂在门上以驱邪避灾,同时也会采摘蒲公英晒干用来泡茶。
- 每年夏天,公园里都会种植大量的蒲公英、龙船花和艾草,为市民提供一个赏花的好去处。
- 村民们在家中摆放着蒲公英的标本,并将龙船花插在花瓶中作为装饰,同时点燃了艾草驱蚊。
- 秋天来了,小朋友们可以采集蒲公英制作成风车,而大人则会利用艾草和龙船花编织成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他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到这些植物的生长状态,还能了解关于蒲公英、龙船花及艾草的文化故事。
通过这样的造句方式,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三个名词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文化背景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蒲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2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4 古同“匍”,匍伏。5 姓。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艾
ài,yì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子。~蒿。~绒。2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3 止,绝:方兴未~。4 美好:少(shào )~(年轻美好的女子)。5 姓。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