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拼音、解释、组词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简介: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 AI解释

词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出自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法典籍《孙子兵法》,在其中被用来指导将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战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遇到有利条件时应当果断前进,而在面临困难或不利时应当明智地撤退以保存实力。这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关于进退之道的重要策略。

详细解释

  • 见可而进:意思是看到可以利用的机会就应该勇敢地采取行动。
  • 知难而退:指的是在遇到难以克服的挑战或者情况不利时,能够明智选择撤退或避免风险。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在商业、生活等多个方面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它提倡的是审时度势,灵活应对的原则。

造句

  1. 在新项目启动之前,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见可而进,他们决定全力投入;当发现市场需求变化后,知难而退,及时调整了策略。
  2. 运动会选拔赛中,运动员表现优异,教练判断此时是见可而进的好时机,鼓励运动员争取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
  3. 企业拓展新市场时,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如果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则应知难而退,另寻其他市场机会。
  4. 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案例都证明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正确性,在不利条件下撤退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5. 在家庭财务管理中,面对投资机遇时要积极作为;当意识到风险过大时,则需果断撤资以保全资产安全。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也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

分词解释

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nán,nàn,nuó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3 不好:~听。~看。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