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兔的拼音、解释、组词

待兔的简介:

dài/dāi tù
1.比喻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典出《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AI解释

待兔》作为一个成语,它的含义主要是比喻那些不主动出击,而是在那里等待机会或希望某种侥幸降临的人。这个成语出自于《战国策·齐策四》,原文是“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成语解释

  • 成语待兔
  • 释义:原意是指守株待兔,比喻不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或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偶然的机会出现。
  •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有一人过而自言曰:‘我欲投子刺之,乃吾国中之人也。’孟尝君曰:‘待兔乎?’对曰:‘然也。’”

造句

  1. 不要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要主动出击,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2. 别人成功了你才去模仿学习,这不就是典型的“待兔”心态吗?
  3.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能坐等机会上门,而应该积极寻找和创造机会。
  4. 解决问题不能寄希望于奇迹发生,我们需要的是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不要总是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降临在自己头上,多做一些准备和努力才是上策。

通过上述解释及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待兔”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或机遇时,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方案或机会,而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幸运的降临。

分词解释

dài,dāi

1 等,等候:~到。~旦。拭目以~。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招~。~遇。~人接物。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出门,有人来了。

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