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不畏死的简介:

mín bù wèi sǐ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AI解释

《民不畏死》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指人民已经到了不怕死亡的地步了,那么就不要用死来威胁他们。这一句话反映了老子对于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理念,强调的是统治者应当采取更为温和、人性化的治理方式,而不是靠暴力或恐吓来维持秩序。

详细解释

  • 民不畏死:这里的“民”指的是普通民众,“不畏死”指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不怕死亡,而是说人民已经到了无路可走、不得不抗争的地步。
  • 奈何以死惧之:“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的意思,“以死惧之”则是说用死亡威胁来治理。

造句

  1.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统治者,如果民众已经到了没有退路、不畏死的地步,那么再用死来恐吓他们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 面对无良的企业主肆意压榨工人,民工们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民不畏死,因此选择集体上访维权。
  3. 在面临环境污染导致的严重健康问题时,那些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人们也不再畏惧死亡,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4. 当社会正义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民众会达到一种不顾一切的状态,不再害怕任何暴力手段,民不畏死便是一种写照。
  5. 一个政府如果试图用死刑来威胁犯罪分子,那么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违背了“民不畏死”的原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面对不公平或不合理的情况时,不要轻易放弃抵抗,但同时也要寻求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wèi

1 怕:~惧。~难(nán )。~罪。大无~。望而生~。2 敬服:敬~。~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