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拼音、解释、组词

亚历山大的简介:

yà lì shān dà/dài/tài
①亚历山大(ale-xandros,前356-前323)。又称“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前336年,父亲遇刺身亡后继位。不久即镇压了希腊城邦的反马其顿起义。前334年率军远征东方,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连败波斯军。前332年征服埃及,前330年灭波斯,并入侵中亚细亚和印度西北部,建立起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前323年在巴比伦病死。不久,帝国瓦解。②埃及最大海港和第二大城市。人口272.2万(1980年)。历史悠久,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

  • AI解释

词语《亚历山大》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可能是您输入时出现了误打。不过,“亚历山大”这个名字来源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他是古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以其庞大的征服帝国而闻名于世。

如果按照这个名字来创建五个简短的造句,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1. 今天的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年轻的亚历山大如何迅速统一了希腊诸邦。
  2. 在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中,扮演主角的演员成功地展现了这位伟大征服者的风度和决断力。
  3. 我们可以说亚历山大的扩张行为是古代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事件。
  4.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之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5. 尽管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最终在他去世后分裂了,但他的征服却永久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历史面貌。

请注意,“亚历山大”作为名字时通常直接使用,不进行解释或进一步扩展。如果需要讨论的是某个特定含义或者相关主题,请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分词解释

1 较差:他的体力不~于你。2 次一等:~军。~圣。3 原子价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个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铁。4 指“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简称“亚洲”):东~。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