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恶的简介:
shí è
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中国封建法律规定的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药杀亲夫,这是十恶大罪哩!」
《十恶》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种严重罪行分类,主要指的是那些危害国家、社会和家族稳定的十大类犯罪行为。这一制度最早见于北齐律,在隋唐时期发展完善,成为了此后封建法典中“重罪十条”的基础,并影响到日本等国家的刑法体系。
《十恶》的具体内容:
- 谋反:意图推翻朝廷、背叛国家。
- 谋大逆:破坏帝室宗庙或宫殿的行为。
- 谋叛:背叛自己所属的王朝,投向敌方。
- 恶逆:对尊长或者家族内部成员施以暴力行为。
- 不道:非礼、非义、残害生命等极端残忍的行为。
- 大不敬:对皇帝或皇室的轻慢、侮辱行为。
- 不孝:违反孝道,如殴打父母、不尽赡养之责等。
- 不睦:家庭成员间互相攻击诽谤,破坏家庭和睦。
- 不义:指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
- 内乱:家族内部发生冲突或骚乱。
造句:
- 在古代中国,如果犯了《十恶》中的任何一条罪名,都将面临极为严厉的处罚,轻则流放、重则死刑。
- 官员小李因为贪污受贿被定为《十恶》之一“不义”,最终被判入狱服刑十年。
- 在古代宫廷中,如果皇帝认为臣子犯了《十恶》,不仅会施以极刑,还会将家属一并牵连处置。
- 家族内部若有人违背《十恶》中的“不孝”条款,可能会引起其他家族成员的强烈谴责和报复。
- 由于古代法律制度中,《十恶》被视为最严重的罪行之一,“谋反”的行为一旦被查实将遭到最严厉的惩处。
请注意,在不同的朝代,《十恶》的具体定义和内容可能有所调整或变化,上述解释是基于古代中国的普遍做法。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