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霜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霜的简介:
fù shuāng
1.受霜;带霜。 2.以松竹等受霜不凋喻坚贞不渝。
1.受霜;带霜。 2.以松竹等受霜不凋喻坚贞不渝。
- AI解释
《负霜》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少见,它通常指的是背负着寒霜或者形容一种高洁、坚韧的情境。在这里,“负”可以理解为“承受”,而“霜”则象征着寒冷和纯净的环境或状态。这种表达方式往往用来描绘人物的精神品质或者是某种自然景象。
详细解释
- 情感色彩:《负霜》更多地用来形容一种高洁、坚韧或者不屈不挠的情感或精神。
-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用“霜”来象征纯洁与高尚。例如,在古代文人的诗句中,“月照松林白露霜”这样的描写就表达了高洁与清冷之意。“负霜”的概念往往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更高的意境。
造句
- 他如《负霜》般坚守原则,不为金钱所动。
- 这棵古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如同背负着寒霜一般坚韧不屈。
- 她的心灵仿佛能承受《负霜》,保持着高洁的品质。
- 即使环境再恶劣,《负霜》般的精神也能让人保持清高的信念。
- 诗人笔下的梅花,就犹如《负霜》所代表的那样,傲然独立于严寒之中。
请注意,“负霜”作为一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造句是基于其象征意义进行的创作性表述。
分词解释
负
fù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霜
shuāng
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3 形容白色:~鬓。~刃。~锋。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