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不忍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不忍闻的简介:

ěr bù rěn wén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AI解释

词语“耳不忍闻”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忍”是忍受的意思,“闻”则是听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或言论极为令人痛心疾首、感到极度不适,以至于难以容忍去听。

详细解释:

  • 含义:“耳不忍闻”指的是有些话语或事件如此令人痛苦、反感或是震惊,以致于让人耳朵都承受不了听到它们的重量。这往往用在描述那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残酷的现实或者是不公正的情况。
  • 情感色彩: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色彩,用于表达对某个情境或事件的极端反感或愤怒。

造句:

  1. 在战争期间,目睹无辜平民遭受苦难的情景是“耳不忍闻”的,让人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画面。
  2. 当我得知真相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么严重,那种感觉简直“耳不忍闻”。
  3. 看到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的同事,真是令人感到“耳不忍闻”,心生厌烦。
  4. 他讲述的故事里包含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人听后都感到“耳不忍闻”。
  5. 当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时,我们时常会感叹:这是“耳不忍闻”的时代。

以上就是对成语“耳不忍闻”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造句。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rěn

1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2 狠心,残酷:~心。残~。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