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考茨基主义的简介:

kǎo cí jī zhǔ yì
第二国际中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思潮。以考茨基为主要代表。否认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反对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自我标榜站在左派与右派之间的“中派”立场,实际上要左派放弃革命原则向机会主义投降。

  • AI解释

考茨基主义》这一术语在历史上主要指的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和政治家罗莎·卢森堡(虽然她的名字经常与“考茨基主义”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更多是与克里斯蒂安·魏德迈或列宁相关)的同事里昂·托洛茨基的主张。然而,在更广泛的理解中,“考茨基主义”这个词通常用来指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某些观点和立场,这些观点被看作是左派改良主义的代表,与更为激进的革命立场相对立。

托洛茨基所反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考茨基主张可以通过合法选举等和平手段实现社会变革。 2. 一国社会主义论:他支持通过单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来推动全球革命,这与列宁强调的依靠无产阶级国际联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念相冲突。

以下是五个使用“考茨基主义”的句子:

  1. 早期的俄国革命者们对于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中托洛茨基坚决反对所谓的“考茨基主义”,认为这可能导致革命力量的软弱和最终失败。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一些政治学者讨论了战后时期存在的“考茨基主义”倾向,即希望通过和平途径实现民主转型,而不是采取激进行动。
  3. 当今历史研究中常提到,托洛茨基主义者对俄国革命的理解与主流史学家的观点不同,他们常常批评所谓的“考茨基主义”,认为这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4. 在一次关于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学术会议上,学者们探讨了“考茨基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当时革命理论的影响。
  5. 作为反革命阵营的一员,托洛茨基主义者坚决反对所谓的“考茨基主义”,认为这种思想为资本主义保留了一席之地,并且未能彻底实现阶级斗争的目标。

分词解释

kǎo

1 试验,测验:~试。~查。2 检查,查核:~察。~勤。稽~。~核。3 推求,研究:~古。~据。~订。~证。4 老,年纪大:寿~。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6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 建筑物的根脚:~石。~础。奠~。2 根本的,起始的:~本。~业。~层。~点。~准。3 根据:~于。4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团。~态。氨~。羧~。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