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库全书总目的简介:

sì kù quán shū zǒng mù
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名。清代纪昀等撰。1781年定稿,1793年刊版。二百卷。收录《四库全书》所收之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未收的“存目书”六千七百九十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编排。1965年中华书局有新印本。

  • AI解释

四库全书总目》,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图书分类目录,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座里程碑。它是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的一部分,《四库全书》则是由清朝皇帝乾隆下令编撰的庞大丛书,意在全面整理和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解释

  • 四库:指的是将所有图书分为四大类目:“经”、“史”、“子”、“集”。这四个类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 “经”,即儒家经典;“史”,包括史书、传记等历史文献;“子”,包括哲学、宗教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集”,则是指文人诗集、文集及总集。
  • 总目:是对这四大类中每一大类的具体划分和简介,是《四库全书》的目录部分。

造句

  1. 清代学者在研究古籍时常常要查阅《四库全书总目》,以了解哪些书籍被收录其中。
  2. 某图书馆特设了一间展厅用来展示《四库全书总目》,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3. 这座大学文学院的资料室珍藏了完整的《四库全书总目》,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4.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典籍,学生们需要熟悉《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分类规则。
  5. 在数字化时代,《四库全书总目》也被制成电子版,在网络上供公众查阅和使用。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2 姓。

quán

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2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3 都:代表~来了。4 使不受损伤:保~。5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