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立宪派的简介:

lì xiàn pài
清末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以梁启超、张謇、汤寿潜等为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先后在各地成立各种立宪团体,并领导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曾成立全国性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并发动三次请愿活动,要求速开国会。辛亥革命时大都宣布赞成共和。

  • AI解释

立宪派》这个词在中文中指的是主张通过制定宪法来限制政府权力,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一派政治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中,立宪派主要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推动君主立宪制的改良主义者们。

详细解释

  • 背景:清朝末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和西方列强的挑战,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 特点立宪派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有宪法约束的有限政府,以限制皇权、保护民权。他们认为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可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发展。
  • 代表人物:梁启超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代表,他强调“君主立宪”,主张改革旧制度来促进社会进步。

造句

  1. 在晚清时期,立宪派与革命党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希望通过温和手段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转型。
  2. 梁启超是当时立宪派中极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他著述颇丰,提出了许多关于君主立宪制的观点和理论。
  3. 立宪派认为通过制定宪法可以限制专制权力,保护人民权利,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4. 虽然立宪派的努力最终未能改变清王朝的命运,但他们的思想对后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今天回溯历史,我们能够看到立宪派在那个动荡年代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对于现代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词解释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xiàn

1 法令:~章。~令。~兵。2 指“宪法”:违~。立~。制~。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